Shandong Shanhe Machinery Technology Co., Ltd
CLASSIFICATION
山東山河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礦山支護設備、機械設備的制造廠家,是經相關部門批準集科工貿,產學研于一體的現代化企業。公司生產的DWX型懸浮式單體液壓支柱克服了傳統支柱存在的一系列安全隱患問題,是典型的升級換代產品。礦用單體液壓支柱配合公司生產的DFB型、DJB型金屬頂梁組成金屬支架起到牢固支護作用,為煤礦安全生產保駕護航。
單體液壓支柱產品介紹
單體液壓支柱作為一種常用于煤礦、隧道等地下工程的支護設備,在礦山開采、隧道施工等領域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它具有結構簡單、使用方便、支撐能力強、穩定性高等特點,因此廣泛應用于礦山、隧道等工程的支護作業中。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,單體液壓支柱的生產廠家不斷創新產品性能,使其更加符合行業的需求。
定義與作用
單體液壓支柱是一種通過液壓系統提供支撐力的支護設備,主要由支柱體、液壓系統、伸縮裝置等組成。液壓系統通過油缸、液壓油等元件控制支柱的伸縮,從而實現支撐力的調節。其主要作用是為礦井或隧道等作業空間提供安全的支撐,防止頂板或周圍巖石的坍塌,保障作業人員的安全。
組成結構
1、支柱體:支柱體是支柱的主體部分,通常由高強度鋼材制成,具有較強的抗壓能力和耐磨性
2、液壓系統:液壓系統由液壓油缸、液壓管路、油箱等構成。液壓油缸用于控制支柱的伸縮,提供穩定的支撐力。液壓管路負責傳輸液壓油,而油箱則儲存液壓油并保持系統的穩定運行。
3、伸縮裝置:伸縮裝置通常由油缸、活塞、密封件等構成,通過液壓系統的控制,實現支柱的伸長與收縮。
4、安全閥和壓力表:為了保證單體液壓支柱的使用安全,液壓系統通常配備安全閥和壓力表。安全閥能夠在液壓系統壓力過高時自動排放壓力,避免發生設備損壞。壓力表則用于實時監測系統的壓力情況,確保系統運行的安全性。
工作原理
單體液壓支柱通過液壓系統實現支撐力的調節。在使用時,支柱體通過液壓油缸的伸縮功能,調整支柱的長度。當支柱需要支撐作業面時,液壓系統會提供一定的液壓壓力,推動油缸伸出,增加支柱的支撐面積。液壓油缸在作用下的伸縮過程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節,從而使支柱能夠承受不同的工作壓力和負荷。
液壓系統中的壓力和流量可以根據工作環境的不同進行調整,確保單體液壓支柱始終保持合理的支撐狀態。支柱伸縮的過程通常由電動泵或者手動泵控制,操作者可以根據現場情況進行操作,確保支護工作穩定進行。
技術特點
1、高承載能力:能夠承受較大的壓力和負荷,適應惡劣的地下工作環境。其液壓系統可以靈活調節支撐力,確保支護的穩定性和安全性。
2、調節靈活:液壓系統可以根據需要調整支柱的高度,滿足不同作業條件下的支護要求。
3、操作簡單:操作系統設計簡單,使用方便。常見的操作方式有電動泵控制和手動泵控制兩種,使用人員只需簡單學習即可掌握。
4、穩定性強:采用了液壓支撐技術,單體液壓支柱具有極好的穩定性和耐久性,可以有效地抵抗地下環境中的震動、沖擊等因素對支護結構的影響。
5、安全性高:配備有安全閥和壓力表等安全裝置,能夠在液壓系統異常時及時釋放壓力,避免發生故障或事故。
應用領域
單體液壓支柱廣泛應用于以下領域:
1、煤礦開采:在煤礦的開采過程中,單體液壓支柱能夠有效支撐礦井頂板,避免塌方事故的發生。
2、隧道施工:在隧道施工中,單體液壓支柱可以作為隧道的支護結構之一,防止隧道頂板或側壁的坍塌,保障施工人員的安全。
3、地鐵建設:地鐵建設過程中,單體液壓支柱作為臨時支護設備,可以提供穩定的支撐力,確保地下施工的順利進行。
4、地下工程:除了礦山、隧道等,單體液壓支柱還廣泛應用于各種地下工程的支護工作,如地下停車場、地下商場等建筑施工中的支撐系統。
如何選擇合適的單體液壓支柱
選擇合適的單體液壓支柱時,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:
1、負荷能力:根據支護的負荷要求,選擇具有相應承載能力的液壓支柱。不同的工作環境需要選擇不同噸位和規格的支柱。
2、工作環境:考慮到礦山或隧道的工作環境,應選擇具有良好耐腐蝕性和抗震性的支柱,保證在復雜環境中的長期穩定使用。
3、操作便捷性:根據現場條件,選擇適合的操作方式。手動泵適合空間狹小的場所,而電動泵則適合大規模的施工現場。
4、質量保證:選擇信譽良好的廠家,確保液壓支柱的質量和售后服務。優質的產品能夠提高工作效率,減少故障率,保證工程順利進行。
聯系人:胡經理 手機:13905376882,18605472155 電話:0537-5277218
郵箱:sdshjx2020@163.com 地址: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西外環路7777號大學科技園6號樓
Copyright 山東山河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www.ta-iot.com 技術支持:
備案號:魯ICP備2024052866號
企業分站: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山東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上海 河南 湖北 湖南 廣東 海南 廣西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